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保山村,黎族妇女把棉线放在捣烂的绿色藤本植物中进行揉搓,用生态又环保的技术来染色。
将榼子藤的叶子倒入用独木制成的木臼中捣烂后,把未经染色棉线放入臼中,一番搓、揉、挤、捏之后,再将线料晾晒在阳光底下,直到变干为止;这样,编织黎锦的原材料之一的绿色棉线,便算染色成功。11月7日下午,美国纺织博物馆馆长马蒂贝尔·吉丁儿,来到属于黎族杞方言地区的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保山村,亲眼目睹黎族妇女张梅学和女儿吉玉梅的染色技术后,禁不住发出感叹:“黎锦的染色技术太神奇了!”
在现场,70岁的张梅学还与女儿一道,用捣烂的野生黄姜把棉线染成黄色,整个过程简洁利落,马蒂贝尔及其助手、周伟民和唐玲玲夫妇,以及同行的海南锦绣织贝公司的员工和本报记者,只有忙不迭地拍照和录影的份儿,文字记录只能是见缝插针。
作为美国一名纺织学领域的资深专家,马蒂贝尔由衷地对记者说:“现代纺织染色技术大多采用化学药剂,但黎锦的染色技术却是地地道道的生物技术,尽管它的工艺比较原始,显得不合时宜,但它却又是生态的和环保的,经过这样染色工序制成的布料,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8日上午,张梅学母女继续向远方的外国客人展示染黑色和染褐色技艺。
马蒂贝尔说,她去过东南亚各国,见过当地一些土著居民的纺织印染工艺,都比不上黎族的传统染色工艺这般特别和神奇,真的让她大开眼界,这是自己到海南岛5天来的最大收获。
在保山村,应马蒂贝尔等人的要求,张梅学母女还演示了用源自藤本植物的麻料进行纺织的工艺,这也是美国老太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藤纺技术”,少不了睁大蓝色的双眼赞叹一阵。
周伟民教授介绍说,自有人类以来,最早是像黎族现在还保留的无纺的树皮布衣料,进入纺织工艺以后,先后经历了藤纺、麻纺、木棉纺和草棉纺,而藤纺工艺则是最原始、最古老的一项纺织技术,黎族百姓能够代代相传下来,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事情。
8日下午,马蒂贝尔走进黎族美孚方言区的七叉镇机构村,看到黎族妇女符亚三用简陋的单脚纺线机,快速地把一团团洁白的木棉花絮纺成了细细的棉线,啧啧称奇之余,连连说这是自己第一次见此工艺;最让马蒂贝尔叹为观止的是,村民符亚劳用2个多小时的时间,将一段长约1米的见血封喉树皮整块剥下,制成了一块树皮布。
马蒂贝尔在昌江县先后见识了最古老的藤纺工艺和人类最早的无纺工艺,难怪她的喜悦之情时常挂在脸上。